叶海华:父亲让我明白成功的真意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9-08-27 [来源]: [浏览次数]:

在一个典型香港中产阶级的家庭里出生,长大后成功的职业选择,无非是在专业机构里成为一名医生、律师或会计师。 叶海华一开始也这样选择了。但到后来,他改变了游戏规则,并没有遵从这些既定的选择继续走下去。

一个出身“六大”的会计师,最终成长为凯悦集团全球职位最高的华人,负责其全球的财务管理,之后又成为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执行总裁,为洲际在中国的迅速拓展立下汗马功劳,其间还与伙伴共同创立悦榕庄(Banyan Tree Hotels & Resorts),看似玩票,不经意间又创造了一个品牌奇迹。从专业人士到企业家和管理高层,叶海华无畏地舞动着他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靠着耐心、勇气和智慧实现着一个个的华丽转身。

对于成功,叶海华认为,如果一件事物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那么除了了解之外,就需要设立目标,并且全力以赴地达到这个目标。“它和收入没有太大关系”,且没有必要怀疑自己,“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但是,年轻时毫无顾虑往上冲的“工作狂”叶海华,在父亲去世以后突然意识到家庭对人之一生的重要性。“年轻的时候,我们的事业梦想里也许很少有家人;但总有一个时刻,你会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也终能明白懂得平衡之于成功的意义。而对我来说,这一刻,出现在我父亲去世我却无法到场的那一天。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也因此真正成熟。”现已62岁的叶海华,在谈及父亲的时候,依然叹息。

专业学习提供的只是思考方法

1965年,叶海华进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一名会计师。经过三年多的职业化训练,叶海华感受到职业生涯向上的强烈推力。但专业化的机构,面对的总是不同的实体企业,他产生了好奇:在实体企业当中工作,到底会有怎样的不同?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海华接触到了酒店行业。训练有素,彬彬有礼,系统完善,品牌忠诚度极高,他对这个行业充满了莫名的兴趣。

很快,叶海华以财务总监的身份加入了美国凯悦国际酒店集团。那个年代,在当地几乎很少看到亚洲人的面孔,更不要说华人能进入一家酒店的管理层。这段职业生涯,叶海华一做便是十八年,一层层的天花板被他打破,后来他成为凯悦集团全球财务高级副总裁,也是当时华人在凯悦国际集团做到的最高级别。

在别人的公司闯荡20年后,叶海华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高端度假村品牌悦榕庄(Banyan Tree Hotels & Resort)。创业的经历很艰苦,但那段日子让叶海华怀念不已。6年后,当悦榕庄的品牌影响力和盈利都达到了目标的时候, 叶海华却考虑离开。他的困惑是,悦榕庄的定位,决定了它对气候和地区都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这意味着它的市场不会像一般的酒店集团那么大。已年过不惑的叶海华渴望新的挑战。

1996年初,叶海华与假日酒店集团(Holiday Inn)的全球CEO的一次会面,让他决定再次改变。一年后,叶海华加入了假日酒店的母公司巴斯酒店集团(现为洲际酒店集团)。和凯悦、悦榕庄相比,假日酒店的品牌没那么高端,但规模占世界酒店业的领军地位,新的挑战令人充满斗志。

“我觉得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里,如果能做的更好,就会很快发光;但在一个已经很完美的工作环境里,如果做的更好,充其量会得到肯定,但很难发光。”挑战如期而至。叶海华先后担任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品牌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以及亚太区发展及技术服务两个部门的高级副总裁等职务。每一个职位,都带给他不同的经验。

2001年,他升任洲际酒店集团北亚地区执行总裁。上任后,凭借出色的管理和项目投资经验,叶海华使得洲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的酒店总数从24家上升到超过110家。

从会计师到全球财务副总裁,从企业家到COO,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转变,对于叶海华来说,成功的法则很简单,“专业学习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方法,但是人应该学会把这些知识和思考方法融会到不同的领域去,这是事业成功的一个要素。”

此外,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如果学会不明白就问,那么对自己将大有裨益。“这一点不会让你尴尬,也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愚蠢。”他说,如果总是怀着好奇感和兴趣,那么就会弄清楚很多本来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对各种事物都会充满好奇的特质,将叶海华引向了超越专业范围的更为广阔的领域。

这些经验,叶海华总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自己的团队。随着洲际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发展壮大,叶海华越来越多地将时间留给了团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培训员工,带领员工成长。

“雇佣合适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叶海华说。而这也为他带来了收获,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能迅速地带出一支忠心耿耿、极具执行能力的团队。

而他最近几年更是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培养本地员工上,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不遗余力地支持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亲自前往大学校园为学生授课,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家庭应是成功不变的力量

1973年,当年轻的会计师叶海华作出离开香港到其它地方工作的决定时,他有点像个叛逆期的孩子一样,简单收拾了行装,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说了声再见,就登上了飞机,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到伦敦,开始他全新的职业旅程。

这是一个日后回忆起来令他无限欣慰但又频频遗憾的镜头。从那时开始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叶海华一直做“空中飞人”,他的身影出现在全球各地的凯悦酒店。

很多年后的今天,已不再年轻的叶海华诚恳地说,那时候职业生涯有太多向上的机会,人像是永远都不知道疲惫一样。而这一切,会让自己经常忘记了朋友和家人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发感觉到某种挑战,拼命向前冲的脚步慢了下来,事业真的是自己的全部吗?叶海华有时候会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但手边那些繁复的工作,常常又把他拉回现实。

翻然悔悟的那一瞬间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叶海华的父亲在香港去世。远在欧洲的叶海华无法赶到父亲身边送他最后一程,这让叶海华抱憾终身。

“老一辈的人,比如说我的父亲,不会告诉你:我爱你。他们很传统,把对子女的爱深埋在心里,但是他们真的关心你。”叶海华回忆这段往事时声音哽咽。“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能在父亲在世的时候多向他表达我对他的爱,也没有多花时间和他在一起。”

这次,叶海华决定认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了。“随着事业的转变,家庭对我而言,应该是越来越重要的。人必须要学会平衡人生的各种价值。”

尽管随后的工作依然忙碌,尽管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商务旅行中,叶海华却会特别安排一些节日和假期,回到香港。即便只是和母亲坐在一起聊聊天,都会让他觉得,这温暖的亲情给自己注入了力量。而对于婚姻,叶海华也更加珍惜。

叶海华后来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新加坡。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每到周末,叶海华总会想办法把自己从工作中抽离出来,出现在返回新加坡的航班上,回去与太太团聚。

但他不想再因为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而让两个女儿变得不自由。“父母的照顾太周到,会让小孩子失去出去闯、争取机会的勇气。我的父母就是这样。但是我两个在美国的女儿,我鼓励她们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的奋斗方向。”

叶海华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些“叛逆”,比如最初的变换行业,他与父母为此争论很久。今天他的女儿们不需要通过和父亲的“谈判”来获得“自由”,她们都学习或者从事着自己喜爱的职业,“我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父亲,孩子们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讲。”

闲暇时叶海华喜欢读历史,有时候他会去打网球,作为全球性慈善机构“Make A Wish ”的全球委员会成员,他还将很大精力投入到了募集资金拯救绝症孩子的事业上。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做个大学历史教授。” 叶海华憧憬着,谁说他不会再创造一个奇迹呢?这正是一个“有兴趣,有勇气,有目标”的愿望。重要的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和怎样,去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TUC-FIU合作学院

2009年8月20日